时间:2022-09-06 15:10:58 | 浏览:1362
DNA鉴定后,荷裕“三文鱼”、龙羊峡的部分“三文鱼”再被证明是虹鳟。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送检16份“三文鱼”样品至中国某水产研究所进行DNA条形码(CO I基因)序列检测,验证其中是否存在浑水摸鱼的虹鳟。
9月11日,该水产研究所出具的电子版《水产商品物种鉴定报告》显示,经序列比对分析,16份样品中,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荷裕”)的烟熏三文鱼碎肉、烟熏三文鱼和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公司”)的龙羊峡烟熏三文鱼均为虹鳟。
不过,澎湃新闻记者并未获得经该水产研究所加盖公章的纸质版鉴定报告。9月21日,该水产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记者未盖公章的原因时称,“怕担责任,你们报道出来了,说我们水产研究所鉴定出来,领导觉得这样怕不好。”
澎湃新闻记者从电商、超市、日料店等处共采购14份“三文鱼”产品,并分别标上1-14号。
这14份产品对应为:经荷裕加工的盒马鲜生店的帝皇鲜冰鲜鱼尾(1号)、荷裕冰鲜三文鱼刺身(2号)、蓝雪烟熏智利三文鱼(3号)、禾绿回转寿司店三文鱼(4号)、宜家餐厅区香草三文鱼(5号)、荷裕烟熏三文鱼碎肉(6号)、酒吞三文鱼寿司(7号)、King Oscar冷冻烟熏三文鱼切片(8号)、庞仕烟熏三文鱼切片(9号)、木桑水产店三文鱼(10号)、龙羊峡烟熏三文鱼(11号)、荷裕烟熏三文鱼(12号)、浅草六丁目三文鱼腩(13号)、宜家超市区庞仕产的冷冻三文鱼块(14号)。
1-14号产品。
为防止检测结果不准确,澎湃新闻记者又将11号龙羊峡烟熏三文鱼标为15号样品,将1号盒马帝皇鲜冰鲜鱼尾标为16号样品,以做重复检测。
1-14号待检测样品。
需要重复检测的15、16号待检测样品。
9月11日,上述水产研究所出具的电子版《水产商品物种鉴定报告》显示,“经序列比对分析,鉴定物种种名为:1~5,7~10,13~14和16属于大西洋鲑(Salmo salar),6,11,12和15属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根据报告内容,6号荷裕烟熏三文鱼碎肉、11号龙羊峡烟熏三文鱼、12号荷裕烟熏三文鱼均为虹鳟。经重复鉴定的龙羊峡烟熏三文鱼,也就是15号样品,检测结果还是虹鳟。经荷裕加工的盒马帝皇鲜冰鲜鱼尾,也就是1号样品和16号样品,DNA条形码序列检测结果显示品种是大西洋鲑。
这也证实,曾经号称产出中国“三分之一的三文鱼”的民泽公司,其产出的“龙羊峡三文鱼”从DNA鉴定角度看,确实为虹鳟。
此次DNA鉴定的3款荷裕产品中,2款为虹鳟,1款为大西洋鲑。其中,被检测为大西洋鲑的2号荷裕冰鲜三文鱼刺身购买自永辉生活,但购买发票却显示,这是一款“淡水产品”。一方称大西洋鲑,另一方称“淡水产品”,究竟是检测结果有误还是永辉生活对产品认知产生偏差不得而知。
购买自永辉生活的荷裕冰鲜三文鱼刺身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中显示为“淡水产品”。
6号荷裕烟熏三文鱼碎肉,以及在包装袋上写明“解冻即食”的12号荷裕烟熏三文鱼为虹鳟。12号荷裕烟熏三文鱼购买自荷裕京东自营旗舰店,目前该店已被京东下架。
荷裕曾在京东自营旗舰店“挂大西洋鲑卖虹鳟”,销售过标示为“Salmo Salar”(大西洋鲑学名)的“冷冻烟熏三文鱼”和“冷冻三文鱼刺身”产品。两款产品在8月22日已经加上“虹鳟”标注,当天店铺所售的淡水养殖虹鳟又被京东全部下架。作为京东生鲜分类中的“淡水”“三文鱼”销量排名第一的电商主打商品,这两款商品均拥有5万余条评价、99%的好评度。
8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在京东购买12号产品荷裕烟熏三文鱼的购物车截图。
如果此次检测结果完全准确,便可证明荷裕所售的所谓“三文鱼”产品存在真假混卖的情况。
荷裕的一部分假三文鱼来自哪里?此前,虹鳟养殖企业、《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起草者之一的甘肃文祥生态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文祥渔业”)在今年6月26日披露的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透露了荷裕在2016年11月22日至2017年12月30日期间,也就是近13个月的时间里,向文祥渔业购入260-360吨冰鲜养殖虹鳟鱼。2018年2月10日至2019年2月28日,文祥渔业还需要向荷裕提供400吨“带头去脏2.2-3kg、1.8-2.2kg”的冰鲜养殖虹鳟鱼。
不过,荷裕在其官网标榜自身“秉承可持续发展,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选择全球著名的三文鱼原料生产企业作为主要的供应商……将这条营养而健康的西方鱼种和东方传统的烹调口味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个性化的海产加工产品……让安全、便捷、健康和美味,伴随着时尚一起走上了餐桌”。
该水产研究所出具的《水产商品物种鉴定报告》电子版部分内容。
从西宁出发一路走一路欣赏不到两个小时车程到达龙羊峡景区第一站“黄河大峡谷”,车辆转入无名道路十分钟行程便能俯瞰整个峡谷,远远看到颇具规模的“一线天”。清澈的水面,两侧高山倒影和蓝天白云,水山天相映,猛猛能让人感受到在贫瘠山沟中突然深入秘境。
我们追溯黄河源头的旅程来到贵德,沿黄河溯流而上,很快就来到龙羊峡大峡谷,周边地貌发生变化,只一眼就被这里的景观震。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这或许就是对高原水利工程的最佳描述,在黄河上游,不仅有刘家峡,还有一座龙羊峡,同样是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
新华社西宁10月15日电(记者王金金)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了解到,受黄河上游降水偏多影响,10月15日8时40分“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再次达到2600米的正常蓄水位,这也是水电站自1987年首台发电机组运行以来第三次达到正常蓄水位。今年汛
(资料图) 鲁丹阳 摄中新网西宁10月19日电 题:青海龙羊峡小镇迎“新生”作者鲁丹阳肖玉珍龙羊峡的出生历经了30余年,其中包括上世纪50年代的地质勘探、枢纽设计。(资料图) 鲁丹阳 摄图为龙羊峡大坝。
龙羊大峡谷黄剑平 摄龙羊风光任海军 摄李凌 摄天上龙羊李凌 摄对于龙羊峡,很多人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无论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湖面、险峻神秘的悠长峡谷、色彩斑斓的黄河土林,还是时光停滞的高原小镇、“黄河第一坝”的峥嵘岁月,以及那一代龙羊人的热血与。
碧绿盈盈的龙羊大峡谷景区,仿佛人在画中游。7月18日,由海南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主办、共和县文体旅游广电局、青海龙羊峡艺苑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办、青海弘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品青海·印象龙羊峡”主题系列推介活动在龙羊峡镇拉开帷幕。
新华社西宁6月19日电(记者 王金金)记者从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根据当前汛情和天气,素有“黄河第一坝”之称的龙羊峡水电站于6月18日开闸泄洪。“大坝巍峨,平湖壮阔。”6月18日18时03分,龙羊峡水电站中孔提门泄水,。
双方将在饲料供应、水产养殖技术合作、全球专家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合力推动兼具国际一流水准和青海省特色的高原绿。6月17日,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泽龙羊峡”)与BioMar A/S(以下简称“拜欧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库区所产的“小银鱼”进入晾晒期。罗云鹏摄图为当地村民正在翻看“小银鱼”晾晒情况。罗云鹏摄图为当地村民正在翻看“小银鱼”晾晒情况。罗云鹏摄近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库区所产的“小银鱼”进入晾晒期。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号称产出中国“三分之一的三文鱼”、实际则生产虹鳟鱼的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也参与了该标准制定。日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称虹鳟属于三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