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5:07:21 | 浏览:407
气势恢宏的龙羊峡拦河大坝 图/兰新天
那还是2004年的春季,应《龙羊峡报》邀请,我和单位的部分同事游览了正在建造中的黄河上游中国第一大坝——龙羊峡大坝和龙羊湖。
当年,由于水库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兴建中,所以一切都处在襁褓中的状态,房子是低矮陈旧的,没有高楼大厦,更别说有豪华漂亮的宾馆、写字楼、百货大楼、饭店等。马路的路面是用砂石铺就的,坑洼不平,汽车驶过,尘灰飞扬,迷人眼目。行道树是新栽的,有新疆杨、尖叶柳、垂柳、榆树等树种,一棵一棵都是那么孱弱,缺少生气,似乎难以存活。也有的地方是长着一些大树的,但那都是以前居住户们栽种的。街上人很少,来往的大都是身穿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胖瘦不一,高矮不等,南腔北调,一个个步履匆匆,就像家里着了大火。时而,装满钢筋、砂石、木料、水泥的大货车和一些小汽车按响尖利的喇叭威风凛凛地驶过,卷起的灰尘、草渣扑向人的脸面,呛得人直掩口鼻,四散而逃……所幸,那次我们受到特殊的优待而参观了大坝内部,亲眼目睹了部分发电机组安装调试的情景,那些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一晃,十余年时光飞逝而过。我一直魂牵梦萦着龙羊峡,遐想着她如今的绰约丰姿,憧憬着她灿烂辉煌的未来。
恰好,前不久有老同学电话问我身体好否,能否去龙羊峡一游?我喜出望外,马上应允。
晨7时许,我们一行10人准时从西宁出发。
雨后的旷野,油菜花金灿灿地铺了一地。树叶上、麦穗上、草尖上挂着一颗颗露珠,晶晶莹莹,欲落不跌。公路两旁,杨柳依依,榆树挺拔,黑刺葳蕤。清新香甜的空气从车窗里沁进来,使我的心情格外愉悦。
临近中午,我们首先来到头一个景点——黄河大峡谷。大峡谷位于龙羊峡和拉西瓦水电站之间,全长33公里,两岸的积石为沉积岩,黑黝黝,阴森森,透着桀骜不驯。
站在高高的“观景台”放眼四望,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无限创造力把黄河岸边的岩层镌刻得瘦骨嶙峋,层峦叠嶂,这里是黄河上游最为磅礴的峡谷群。细看,峡谷内沟壑纵横,奇峰险石,陡壁万仞,俨然一道天然的“石门”,形成了“奇、幽、深、险、密”的自然特征。
黄河大峡谷被誉为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据地质考证,黄河在近几千万年的形成过程中,在别处时常发生改道,致使沿岸生灵陡增水患灾害,屡屡遭殃,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然而,黄河在龙羊峡谷里的河道从未改过道,其原委是两岸险峰绝壁,纵然黄河有吞天吐日、摧枯拉朽的威力,但也对其无可奈何,无法改道。从黄河发源地玉树藏族自治州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的约古宗列曲到龙羊峡,沿途再也没有比这个峡谷更长,更壮观,更美丽的峡谷了。因此,她的“高原古道”、“大河第一峡 ”的民间冠名也就名副其实了。
据说,峡谷码头上游,湖面悠长,立壁千仞,凉风习习,沁人心脾。泛舟上游,可欣赏“四圣取经”、“博弈”和“擎天一柱”的奇妙景观。下游,水面宽阔,网箱似阵,里面养殖着许多名贵的鱼类。如有缘分,游客还能看到成群的岩羊攀壁而过。它们跳跃腾挪,灵巧无比,有时也有跌入黄河之虞,往往让游客为之倒捏一把汗。
观毕黄河大峡谷,我们来到了此行目的地——龙羊峡水库。“龙羊”是藏语的译音,意为险峻的悬崖沟谷。
下车举目四顾,一阵阵狂喜涌上心头——啊,变了,一切都变了!龙羊峡变得使我有点头晕目眩,不知所措了。居民楼房、宾馆、写字楼、高档饭店、百货大楼鳞次栉比,造型各异。马路宽敞纵横,为迎接第十七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而新铺设的公路油光铮亮,标记分明。当年栽植的行道树已经长得有水桶般粗壮了,硕大的树冠,蓊蓊郁郁,撒下浓荫,凉意嗖嗖。过去行人的灰头土脸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张张朝气蓬勃、充满幸福自信的笑脸。穿着打扮也非常艳丽时尚。小商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充溢着洋洋喜气。
嗬,当年旧的龙羊峡已经一去永不复返了。雄伟的龙羊大坝耸立在世人面前,顶天立地,威武雄壮。只因大坝所系的安危程度,如今不仅有保卫人员昼夜守卫,还有当地政府的一纸通令:严禁任何车辆、行人通过大坝。所以我们想去大坝“腹内”窥探一番的愿望彻底落空了。
龙羊峡水电站建在峡谷入口处,由拦河大坝、防水建筑和电站厂房三部分组成,坝高178米,坝长1226米,宽23米,库容247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并入国家电网,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宁、兰州、西安等地
,同时还输入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和甘肃的河西走廊,支援中国西部的现代化建设。除发电外,龙羊峡还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
草草吃过午饭,我们旋即来到码头。
站在2600米最高水位的看台上,尽情远眺雄浑壮美的龙羊峡:东边是雄伟的龙羊峡大坝,奔流了千万年的滔滔黄河在这里变得温温顺顺,波澜不惊,全没有下游龙腾虎跃、巨浪滔天的骄悍气势。黄河水在这里是清澈透明的,自有一种天然的灵气。千百年来,她弹奏着同一首乐曲,悠然,温婉,是纷纷攘攘万千尘嚣中遗落的一片宁静,是与自然浮云的默契一笑。岸边,大坝尚存,苍苍凉凉,萋萋惶惶,留给人无尽的回忆和遐思。湖面,碧波荡漾,游艇穿梭,名贵鱼类的养殖网箱星星点点,散落其间,别有一番风韵,龙羊湖平静中蕴藏了历史的厚重。
随后,我们开始湖游。
湖风拂面,送来丝丝湖水的鱼腥味,鼻孔里痒痒得老想打个喷嚏。浪花飞溅,轻吻着我们的脸颊,就像母亲慈祥的目光和温暖的手,让人心颤。湖光山色,苍穹碧野,叫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返。我的脑海中蹦出四句诗来:“大坝铮铮锁高原,黄河悠悠俯首牵。青海儿女巧帷幄,携来天湖落人间”。
年轻的船长边开船,边向我们介绍说,龙羊湖面积383平方公里,有着庞大的优质水源,湖内年平均气温7.5摄氏度,最高水温16.5摄氏度,是青藏高原上永不封冻的高原湖泊。她同时也是万里黄河第一坝,坝高178米,发电量仅次于葛洲坝和白山水电站。这里不仅有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还有巍峨雄浑的拦河大坝和危岩耸立的黄河大峡谷。船长还介绍,湖内有近20种当地的土著鱼类,其中的黄河鲤鱼尤其出名。
想当年,为了修建水库,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水库淹没区内13个村的农牧民舍弃了祖祖辈辈赖以为命的肥沃土地、成群牛羊,在没有一分钱补偿的情况下,含着热泪,扶老携幼地离开了这片土地。而今,他们成为了青海高原上的“渔民”,龙羊湖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每年4—8月份为黄河的“休渔期”,在此期间他们搞买卖,做生意,收入颇丰。等到开河后,千船竞发,下网捕鱼,如果运气好的话,一船一天就能打1、2吨鱼,短短三四个月内,他们每户就能靠打鱼收入20—30万元之多,生活状况一年好似一年。湖中出产的黄河鲤鱼、养殖的三文鱼、虹鳟鱼、黄鳟鱼、中华鲟和一些土著鱼大量上市,销路十分看好,有些还供不应求,甚至出口国外去了。
不知不觉中,已到黄昏时分。夕阳里,龙羊湖面晚霞尽染,金光璀璨,恰似黄河鲤鱼满身的鳞片。远处查纳山的一角斜斜地插进湖里,犹如鼓翅欲飞的雄鹰,自有一股一飞冲天的豪气。
作者:曹启章 来源:青海日报
虹鳟早在2017年,黄河上游冷水区的虹鳟产量就已达到1.38万吨,占到了全国鲑鳟鱼总产量的30%,青海省也一举成为国内最。龙羊峡水库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虹鳟鱼宝库”,连同下游的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等多个水库,组成了黄河上游最优良的冷水资源库。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本期推出:龙羊峡水电站成功截流。1979年12月29日傍晚,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峡谷上,一声震响惊天动地,导流洞进口岩坎爆破成功,
图为高佑思(左)和露露在龙羊峡自拍留念。李江宁摄中新网青海共和7月18日电(记者李江宁)18日,“歪果仁协会会长”高佑思和自媒体人露露一行人到达“歪果仁带你游青海”活动第三站,黄河流域内首个峡谷——龙羊峡。
草木返青万物醒春光明媚和风煦人间四月好时节最是春色撩人时在四月的最后几天我们邀请你云游龙羊峡龙 羊 峡龙羊峡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个峡谷“龙羊”系藏语,即险峻沟谷之意龙羊峡谷也被称为“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龙羊峡全景,请
青海日报融媒体6月20日讯 为适应消费新趋势,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青海省水产养殖企业持续开发新产品,开辟新渠道,探索新模式。6月18日上午,总投资1亿元、年产能1.1万吨的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三文鱼科技园深加工建设项目正式。
黄河公司 供图中新网西宁5月25日电 (孙睿 郭佳容 颜增强 张勇)记者25日从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获悉,历时188天,黄河上游最大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电气。黄河公司 供图图为改造工程施工现场。
这是11月24日拍摄的龙羊峡水库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骆晓飞摄初冬时节,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龙羊峡水库碧波粼粼,风光壮丽。来源:新华社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中新网西宁3月31日电 (记者 李江宁)31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4月1日,青海龙羊峡景区将正式开园。青海龙羊峡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镇,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
青海日报融媒体海南6月27日讯6月26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发电园区与龙羊峡水光互补发电站正式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据了解,海南州已建成和在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为279。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黄河的源头在青海,黄河流经青海的河段全长1693公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为生动展示我省590万各族人民为保护三江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