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5:03:27 | 浏览:1562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包拓业 报道) 我省荒漠戈壁和高海拔的超长日照,是光伏发电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黄河公司在青海海南州共和县大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占地规模609平方公里的塔拉滩生态光伏园,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黄河公司光伏维检公司共和产业园项目部副经理吴世鹏介绍,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是全国太阳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条件最优的地方,尤其是柴达木盆地、共和等地,年辐射总量大于6800兆焦耳/平方米,是太阳能资源的“聚宝盆”。
光伏发电虽好,但也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较大的问题。吴世鹏介绍,为此,黄河公司研发了水光互补协调运行控制系统,将不稳定的光伏发电,转换为安全、稳定的优质电源,提高了光伏发电电能质量,较好地实现了水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快速补偿的功能,解决了光伏发电的安全并网问题,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应用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技术的发展,为后续联合开展大规模水、光、风黄河流域联合协调控制技术及智能调度系统应用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85万千瓦,于2015年6月全部并网发电,以33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送至龙羊峡水电站,通过水电调节后送入电网。
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位于龙羊峡水电站水库左岸,直线距离约36公里,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2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正常蓄水位2600米,库容为2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为193.5亿立方米,是调节性能优良的多年调节水库。
“通过水光风储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减少新能源弃电,还可以提高流域梯级水能资源利用、增加水电效益。”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小平表示,85万千瓦光伏电站视为“虚拟水电机组”,接入龙羊峡水电站,通过水轮机组的快速调节,将原本光伏间歇、波动、随机的、功率不稳定的锯齿型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更加友好的平滑稳定电源,将两个电源组合的电量,利用龙羊峡水电站的送出通道送入电网。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人们普遍担心的龙羊峡水电站的调峰调频性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水光互补,龙羊峡水电站送出线路年利用小时可由原来运行的4621小时提高到5019小时,大幅提高了水电站的经济效益。85万千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一年可发电14.94亿千瓦时,对应到火力发电相当于一年节约标准煤46.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2.66万吨,二氧化硫4.5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2.25万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黄河公司通过一条大河、一片荒漠,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在全球开创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调运行的先河,这也使青海省和国家电投光伏发电产业走在了世界前列。
从西宁出发一路走一路欣赏不到两个小时车程到达龙羊峡景区第一站“黄河大峡谷”,车辆转入无名道路十分钟行程便能俯瞰整个峡谷,远远看到颇具规模的“一线天”。清澈的水面,两侧高山倒影和蓝天白云,水山天相映,猛猛能让人感受到在贫瘠山沟中突然深入秘境。
我们追溯黄河源头的旅程来到贵德,沿黄河溯流而上,很快就来到龙羊峡大峡谷,周边地貌发生变化,只一眼就被这里的景观震。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这或许就是对高原水利工程的最佳描述,在黄河上游,不仅有刘家峡,还有一座龙羊峡,同样是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
新华社西宁10月15日电(记者王金金)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了解到,受黄河上游降水偏多影响,10月15日8时40分“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再次达到2600米的正常蓄水位,这也是水电站自1987年首台发电机组运行以来第三次达到正常蓄水位。今年汛
(资料图) 鲁丹阳 摄中新网西宁10月19日电 题:青海龙羊峡小镇迎“新生”作者鲁丹阳肖玉珍龙羊峡的出生历经了30余年,其中包括上世纪50年代的地质勘探、枢纽设计。(资料图) 鲁丹阳 摄图为龙羊峡大坝。
龙羊大峡谷黄剑平 摄龙羊风光任海军 摄李凌 摄天上龙羊李凌 摄对于龙羊峡,很多人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无论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湖面、险峻神秘的悠长峡谷、色彩斑斓的黄河土林,还是时光停滞的高原小镇、“黄河第一坝”的峥嵘岁月,以及那一代龙羊人的热血与。
碧绿盈盈的龙羊大峡谷景区,仿佛人在画中游。7月18日,由海南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主办、共和县文体旅游广电局、青海龙羊峡艺苑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办、青海弘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品青海·印象龙羊峡”主题系列推介活动在龙羊峡镇拉开帷幕。
新华社西宁6月19日电(记者 王金金)记者从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根据当前汛情和天气,素有“黄河第一坝”之称的龙羊峡水电站于6月18日开闸泄洪。“大坝巍峨,平湖壮阔。”6月18日18时03分,龙羊峡水电站中孔提门泄水,。
双方将在饲料供应、水产养殖技术合作、全球专家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合力推动兼具国际一流水准和青海省特色的高原绿。6月17日,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泽龙羊峡”)与BioMar A/S(以下简称“拜欧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DNA鉴定后,荷裕“三文鱼”、龙羊峡的部分“三文鱼”再被证明是虹鳟。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送检16份“三文鱼”样品至中国某水产研究所进行DNA条形码(COI基因)序列检测,验证其中是否存在浑水摸鱼的虹鳟。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号称产出中国“三分之一的三文鱼”、实际则生产虹鳟鱼的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也参与了该标准制定。日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称虹鳟属于三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