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20:24:47 | 浏览:806
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的陕南安康,因一条汉江贯穿秦巴谷地的特殊山水地理环境,在明末清初成为以湖广、闽粤为主体的全国性大移民聚居地,由此带来的多元移民文化深深浸润着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就在那次移民大潮中,“宝树堂”谢氏的一支从沿海福建迁徙到这里后,他们严格遵循祖上“在国则彪炳汗青,在家则照耀谱乘”家规家训,倾心培养行天下大道之人。
耕读立家 德业并举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七月十九日,为寻久居安稳的生活,年仅七岁的谢元敬跟随祖父、母亲、哥哥,从福建省武平县上坪村投奔早一年只身来到陕南安康的父亲。起初全家五口几次迁居,靠佣工度日,耕租为生。但很快,谢元敬成人后,主动联系另一门同宗族人,团结互助,勤俭持家,惟耕惟读,最终成为当地盛德大业世家之典范。
安康民俗专家 罗先余:
谢氏来到安康的时候,也是安康移民文化基本形成的时期。来自两广、两湖、川蜀这些区域的人群,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康文化。此外,安康当地有丰富的木材、药材、漆麻耳贝和矿产,通过汉江黄金水道,源源不断输往武汉、上海。这些给安康谢家发展带来了文化和经济上的机遇。
汉江边的流水店,是安康谢氏最后立业落脚的地方,即今天的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
为凝聚族人,使之都能成为关心社会、报效国家的有用之才,三世祖谢元敬首创安康“宝树堂”谢氏宗祠,修撰族谱,制定族规,创办私塾,倾其一生精力,呵护族亲及乡邻。
谢元敬不仅一手将五个儿子两个侄儿培养成才,而且从清嘉庆二十五至光绪二十一年七十五年间,其子侄孙曾先后出了谢玉珩、谢裕楷、谢馨三位进士,十位举人,共有三个知府、九个县令。
因族人出仕为官者多,谢元敬深知一人为官、全家共担之理。所以,他时时注意提醒为官晚辈们要清廉节俭、一心为民。这些精辟训诫,也就成为安康谢氏的宝贵家训。
修身养德 惠及乡邻
安康“宝树堂”谢氏祖上源流,与东晋名相谢安同出一脉。“宝树堂”号就是出自“芝兰玉树”的成语典故。
东晋谢安出身名门世家,是爱国爱家的千古名相。《世说新语》记载,谢安侄子谢玄在回叔父所问时,把子弟比作“芝兰玉树”。“芝兰”是灵芝、兰花,“玉树”又称“宝树”,后“芝兰玉树”作为成语,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
唐朝王勃《滕王阁序》里“谢家之宝树”,就是对谢氏子弟的赞誉。苏轼在《谢氏宗谱谱序》中也称赞道:“将相公侯,文人学士,奕世蝉联,难更仆数。然而在国则彪炳汗青,在家则照耀谱乘。”
翻开1936年第五次修撰的《安康谢氏族谱》,开篇录入的是八个新旧序言。
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戴承元:
从家谱序言当中,你能够看到,谢家在过往岁月里,家风极其严格。这是一个家风严整、很有规范的家族。正是在严格家风家教影响下,谢家人才辈出,成为陕南望族。
家训族规既是对族人子孙后代的训诫,又是制定家规者的人生写照。安康谢氏第一次修谱就制定了《族规八条》。其中第一条“重本源”,要求族人慎终追远,不忘祖先;第二条“敦孝弟”写道,“人生百行莫大于孝,孝道亏则大本失”,指出百行孝为先、万善德为本,不孝是人生最大的亏本。
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戴承元:
谢家家训第一条是“重本源”,教育后世子孙,要以祖上的光荣传统为规范、准绳。第三条“谨蒙训”,告诉子孙要重视启蒙教育。此外,家训还特别强调要立廉耻,做正人君子。
安康谢氏族人在长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下和家风家训熏陶下,修身立德、胸怀天下,把家国情怀融入兴家立业中。
嘉庆五年,匪患逼近乡里汉江之北,众乡亲集结江岸正等船渡江南逃。危机之时,谢元敬亲督多舟往来梭渡送人,至匪赶到,众乡亲已经过江,获救者均额手称谢。
在公益捐施上,谢氏一族慷慨解囊,善行惠及乡邻。《捐施岚河义渡膳田碑记》中记载:嘉庆七年,为方便乡邻渡船,谢氏族人主动出资买下义田以支船工费用。
在营商中,安康谢氏也是把以义生利作为基本准则,不但公平交易,更充满着济危扶困的道德情怀。
清嘉庆十八年,乡里遭饥荒,谢氏族人不仅捐租赈之,谢元敬还在开仓买粮时口谕家人:“升斗之间,宁亏己,不可损人,否则失。” 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安康谢氏在经营中小斗进大斗出的故事。
廉洁为官 真心爱民
安康谢氏家风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深深懂得廉洁齐家之理。《安康谢氏族规》第七条“励廉耻”中强调,族中无论富人穷人都要注重人品,凡贪荣慕利、妄求非分者,都是不知廉耻、玷辱祖宗之人。
谢元敬四子谢玉珩,号鹤龄,嘉庆二十五年中进士,先后在四川新宁、昭化等县任知县。上任始初,父亲送别时就面戒:“凡为官者,荣亲易,不辱亲难。此去当为蜀民造福,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倘旅费不足,着人归取,余力尚能勉凑也。”次年,谢玉珩任新宁县令时因经费不足,派人回老家向父取银二百两,拮据而不累及百姓。
道光二年初,侄儿谢玉琏赴任甘肃西河县训导,谢元敬又面戒说:“此去须爱惜士民,培养人才,方不愧校官之任。”
这年三月,谢玉珩调任昭化县,父亲得知后驰书戒勉:“作好官是读书人分内事,此后更当矢慎矢勤,以实心行实政,切勿徒博虚誉也。”
在昭化,谢玉珩清正廉洁得民心,当地百姓为他建“德政坊”,并书赠“为民父母,除暴安良”匾额。蜀人称其为“谢青天”。
谢氏第八代孙谢馨,原名谢俊崇,号伯南,清光绪二十一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转任云南通海、定远、蒙自知县。谢馨耿介自尊,痛恶官场尔虞我诈现象,在云贵七年任上,经常安步当车,深入村寨了解民情。他在诗中写道:“纷华莫遣寸心栖,几辈能将夜气提?识字须从名节起,读书莫为异端迷……”充分表达出重名节、走正道的人生追求。
陕西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 郑志飚:
安康谢氏家族的家教家风中,有许多关于要求子孙廉洁为官的内容,他们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历史上,安康谢氏出仕为官者多清白吏,和这个是分不开的。
安康谢氏族人深知贪廉就在一线间。道光五年,在谢元敬生命弥留之际,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仍然是为官的晚辈。这年六月,他专派家丁去四川绵竹县衙向儿子谢玉珩传授口训:“余二老均康健,不必操心,但能实心爱民,勉作清官,余二老愿慰矣。”
如今,安康谢氏世代居住生活的流水店,宛若一颗镶嵌在秦巴山中的碧玉,烟波浩渺,景色迷人。在松柏护佑的谢玉珩老墓碑上刻有“德政嘉言存之天地,身模家范付与儿孙”挽联,体现出谢氏后人光大其宗、炽振其族的共同愿望。
早在20年前的1998年,为缅怀以廉政著称的“青天”谢玉珩,当地政府在他的故地小岛上建亭一座,取名“清政亭”。
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党委书记 陈刚:
我们流水镇就在瀛湖岸边,党政机关与清政亭隔水相望。党员干部每天都能看到清政亭,“清政”二字熟记于心。谢玉珩清正爱民的故事,也在这里广为流传。这些都警醒着我们,要始终廉洁从政、执政为民。
家风族风影响社风民风。今天,世代传承下来的安康谢氏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优良家风,不仅时刻激励着谢氏后裔,也让更多的干部群众铭刻在心、受益于行。(陕西省安康市纪委监委、汉滨区纪委监委)
在同学聚会上炫富,着实是一件让人嗤之以鼻的事情。几天前,西安徐总便主持了这场同学聚会。就在大家对此酒以及徐总嗤之以鼻之际,有人突然说:问题出现了藏酒上。此时再看同学们,每个人脸上写满了尴尬,为了让同学聚会顺利进行下去,徐总便快马加鞭下楼了。
西安是一座历史名城,汇集美食和文化于一体的城市,我们需要在这里感受到祖国大西北的魅力第一天2021.9.17芷江机场行前准备看。作者:月影西安钟楼压抑了好久,何乖乖同学都郁闷的不行了,人都变暴躁了,终于要出去玩了,推掉一切能推掉的东西,出发。
西安是国内最具古香古韵的城市之一,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汉唐在这里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历史荣光。自唐以后,西安逐渐没落,最终沦落为一座废都,虽然如此,但是西安的历史底蕴仍在,依然是国内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
"秦中自古帝王州,得长安者得天下",长安即今西安,这里蕴藏着太多古老的传奇。自从西安成了新晋的往后城市之后,很多热门景点都人满为患了,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打卡呢?今天小编就和各位来分享一波西安打卡游玩攻略!内含多日游攻略路线哦,抓紧转发分
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天:非去不可的景点钟鼓楼 西安城墙 小寨赛格 大雁塔 大唐不夜城 如果只有一天时间游览西安这些景点一定别错过钟鼓楼钟鼓楼本为一体,游览参。作为旅游人气排行榜前十“选手”西安是许多人的国庆出行目的地这个长假,如何乐游长安。
关于西安的历史在这里就不啰嗦了。直接上干货。来西安游玩,八个不能错过的好地方。第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说实话,如果不亲自去#兵马俑#看一下,你就完全体会不到什么叫做气势恢宏,什么叫做无与伦比。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来西安首选必看的地方。西
中国飞盘联赛西安站将于本周末打响。组委会供图与传统的体育比赛有所不同,在大多数飞盘比赛中,场上不设专职裁判。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专业人士,给出权
期盼已久的新生儿降临,让全家都十分高兴且重视。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转眼,田女士就要回家了。初为人母,对于照顾
为了更好地照顾宝宝和产妇,家人决定让田女士带着宝宝去月子中心休养。又愤怒又心痛。2021年11月,陕西西安。期盼已久的新生儿降临,让全家都十分高兴且重视。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转眼,。田女士生下了一名男孩。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旅游满意度排全国第二位,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