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4:50:03 | 浏览:2104
2021年是西部矿业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公司转型升级明显提速,创新动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员工福祉不断提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经营利润45亿元,交出了一份“十四五”开局优异答卷。《青海日报》高度关注公司改革发展,连续刊发“西部矿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2021年西部矿业 投入研发费超3亿元”2篇稿件,多维度报道公司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方面具体举措,“良好开局、创历史最好水平、科技创新、国内先进”等成为主流媒体聚焦的新闻热词。
全文如下
西部矿业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
青海日报讯 (记者 芈峤) 1月4日,记者从西部矿业集团获悉,面对2021年国际新旧秩序加速调整,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等复杂经营形势,西部矿业经营业绩创历史最高水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自有产品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一年来,西部矿业按照公司党委安排部署,科学组织生产,把握市场机遇,加强经营管控,深化改革创新,企业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其中,企业矿山产能规模实现翻番,步入国家特大型矿业企业行列,全年完成采矿量同比增长99.3%,完成选矿处理量同比增长106%,玉龙铜业改扩建项目投产运行,铜金属产能规模占全国重点企业比重提升到13.6%;企业冶炼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年生产电解铜同比增长22.2%,锌锭同比增长4.1%,青海铜业全面达产超产,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企业盐湖化工产业实现新突破,同鑫化工和西部镁业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西部矿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实现稳定高效运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两化融合,完成西豫公司捞渣机器人、激光喷码等项目。科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企业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建设持续推进。企业还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在组织机构改革,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董事会授权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高质量完成国资委70%国企改革阶段性任务。
全文如下
2021年西部矿业 投入研发费超3亿元
青海日报讯(记者 芈峤 通讯员 阿玉雲) 1月4日,记者从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科技工作者和专家人才座谈会获悉,近年来,西部矿业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强化技术攻关、坚持自主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加强产权保护、注重人才培养,在助推企业及全省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实质性步伐。据统计,2021年企业总计投入研发费超过3亿元;申请国家专利56件,授权专利41件;完成2项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成果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通过科技研发,西部矿业各生产单位以确保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为前提, 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了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其中,玉龙一、二选厂铜回收率较上年提升了0.79个百分点;鑫源银铜选厂铜铅锌回收率合计较上年提升了2.90个百分点;西豫公司铅、银综合回收率较上年分别提高0.46%、0.22%,电铅电流效率较上年提升6.47%;哈密博伦磁性铁回收率提升3.91%;钒科技彻底攻克石煤提钒冶炼技术,全面打通工艺路线,偏钒酸铵日均产量突破2吨,二期工程建成并开始调试,战略资源开发迈出坚实步伐。
企业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成熟研发成果。去年,引进北京化工大学“一种采用旋转液膜反应器制备层状水滑石PVC热稳定剂的方法”等成果技术,由西部镁业、科发公司、北京化工大学等共同成立“青海西部镁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年产2000吨镁基插层结构功能材料生产线,目前已成功试产出品质达标的镁基插层功能材料产品。引进北京化工大学“一种超稳矿化剂及其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等成果技术,由西部镁业、科发公司、北京化工大学等共同组建“青海西部镁基生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2万吨/年镁基环境修复材料生产示范线正在建设中。企业将两项引进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将进一步提高盐湖资源利用率,推动盐湖镁系化合物产业链延伸,实现盐湖资源循环利用开发新突破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企业科技管理工作也在日趋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2021年度,公司获得青海省科技厅首个“帅才科学家负责制”等7项科研项目政府立项支持;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工信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单位”“青海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西宁市知识产权(专利)示范企业”。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经济界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在广东,到底有多少湖南人?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有近两千万人;还有人说,至少有1300万人。在湖南的农村,基本上整个村子里的富余劳动力,南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逢年过节,到处都是悬挂广东牌照的私家车,把回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在湖南省,当地的两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三周年。截至目前,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14项已经完成,42项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从先行先试到先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新时
日前,一场主题为“党建+低碳文明”的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所在的坪地街道举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南方城市智库专家,与街道领导“面对面”共话“坪地碳路”。坪地地处深圳东北角,深圳国际低碳城坐落于此。“公司博士增至30人了,大家